首页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创业创新 > 创新应用

黑龙江东方学院 “大思政”润物无声

日期:2024-08-12 10:15 来源:黑龙江日报
【字体:

“冲进火场救人那一刻,并没有丝毫的纠结和犹豫,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中央政法委2023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中国好人”“感动龙江年度人物”黑龙江东方学院学生梁博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立德树人,思政为先。黑龙江东方学院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统筹育人资源、创新育人载体、拓宽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大力创新“大思政”育人实践,不断完善“大思政”体系建设、提升铸魂育人成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梁博似的爱国奉献让党放心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方式方法很重要。黑龙江东方学院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既着力建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做好理论阐释,又充分挖掘隐性教育资源,用好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载体,全面推进一体化“大思政”育人模式。

结合理论和时政热点打造“东方开学第一课”思政课品牌,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宣讲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讲述历史人物故事、分享新时代十年我的家乡变化、演绎红色家书等等。动起来、活起来,思政课上学生人人是主角,在趣味盎然中筑牢思想根基。

结合建党百年、新生入学等主题,书记、校长走上讲台与师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引导师生深化理论认知,增强理想信念。

结合“三下乡”实践活动,开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形势政策”课程,连续10年组织全体大一学生围绕时代大课题,走进社会大课堂,让思政教育“走”进心灵深处,活动成果多次获得团中央、省教育厅和团省委表彰奖励。12项成果获全省高校思政课“精彩系列”教学成果奖。

学校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中勇做探路者、实践者,通过“双团队”建设,推进党建与教学、学科及科研团队深度融合,把专业课讲出家国情、思政味;推出“课程思政三优计划”,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从国家和社会现实需要引入,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让每门课“上通天线”“下接地气”。4门课程和1名教师入选省级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和教学名师;出版发行课程思政教材6套,在全国60余所高校推广使用;课程思政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大学英语口语》在全国345所高校使用。

努力开创“三全育人”新局面

不止于“立德”,更讲求“厚德”。黑龙江东方学院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办学育人的首要目标,牢牢树立“大思政”工作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具有东方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机电工程学院教师李媛媛作为班主任带了11届学生。15年间,她甘当学生成长知心人、追梦引路人、发展筑梦人,为每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每学期召开“回乡见闻会”,引导学生投身科研创新,在专业领域收获真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她所带的班级,就业率达95%以上,专业对口率85%以上。

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党务干部和辅导员骨干作用,管理服务人员保障作用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重要作用,东方学院汇聚同频共振“全员育人”的强大合力。

学校打通入学教育、日常教育、毕业教育各个环节,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培根铸魂工程、学风建设工程、文明养成工程,积极打造“十大育人体系”精品项目,构建“全过程育人”完整链条。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推进科研创新等措施,整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新媒体等育人平台同向发力,东方学院形成“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

社会大课堂中感应时代脉搏

思政育人不应局限于一张黑板,更应投入到火热的时代实践。

在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东北烈士纪念馆开展实地调研,重走红色足迹,体悟革命精神;前往全省13个市地探寻红色遗址,宣传龙江“四大精神”;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从苦难历史中汲取奋斗力量……黑龙江东方学院师生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红色文化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在该校组织的2024年寒假社会实践“青鸟归巢,筑梦家乡”活动中,黑龙江籍的“东方青年”纷纷走进家乡的红色教育基地做起了讲解员,重温红色历史,也将龙江发展的光辉历程呈现在外地游客面前。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在闪光。近三年,学校组建实践团队1300余支,11000余名东方师生开展了具有时代特征、“东方”特色、学生特点的社会实践。学校连续五年获全国“三下乡”优秀组织单位,荣获共青团中央、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等省级以上奖励40余项。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毕业离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大思政”育人的延伸载体。

在黑龙江东方学院,每年都有这样一群毕业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专业,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向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实施以来,黑龙江东方学院至今已有417名学子报名参加,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彰显家国情怀,担当时代重任,在服务基层中奉献青春、建功立业。

到今年8月,2023届毕业生冯志昊在漠河市古莲镇服务就满一年了。从零上三十几度的盛夏,到零下四十几度的寒冬,还有春秋防火重点时节,冯志昊走家入户做防火宣传、去重点区域规劝百姓莫要室外烧火、在镇内做防火巡逻……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为了护卫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讲了很多话、走了很多路、策划了很多次活动。“蒙以养正、学以致用”八字校训早已深植于心,激励着他在基层实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

2015届毕业生张冠鹏,志愿服务期满后选择留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要把无私奉献的教育情怀传承给自己的学生,为祖国的基层建设奉献青春和力量。

“党的事业需要我在哪里,我就到哪里”,成为每一位东方学子的行动自觉。黑龙江东方学院将“西部计划项目”作为思政工作和引导鼓励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重要途径,2021年以来,连续三年获评“全省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是省内派出志愿者数量最多的高校之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黑龙江东方学院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全方位,形成了“时时皆思政、处处是课堂、人人受教育”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用育人成效响亮地回答了“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答卷。

来源:黑龙江日报(记者王彦)

责任编辑:吕美娜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来信来访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平路68号 邮政编码:150090

黑龙江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

黑龙江工业和信息化厅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69

备案序号:黑ICP备08101571号-2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145号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