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钒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解读
近日,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黑龙江省钒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黑工信原规〔2024〕22号,以下简称《规划》)。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处室就《规划》解读如下。
一、《规划》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钒作为新材料重要功能元素,在钢铁、有色、化工、医学和新能源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市场对钒钢需求的扩大,预计未来钢铁行业的钒消费量会有小幅增长。钒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储能领域钒需求将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钒液流电池项目规模已达到2.2GW/9.1GWh)。根据《黑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储能装机增量在130万千瓦以上,黑龙江省发改委要求新增新能源项目必须配置10%、2小时储能设施。预计到2026年,区域新兴储能应用需要的五氧化二钒量超过1万吨/年,并将逐年快速增长。
加快钒产业发展,构建钒电池储能产业链条,是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高绿能使用效率、推动绿能加速发展、加速产业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我省发展钒电池储能产业不仅可充分发挥哈大绥齐风带绿电资源潜力,同时依托我省特殊区域优势钒电池市场可覆盖黑、吉、辽蒙东地区及日本、韩国等地。为推动我省钒产业领跑新赛道、形成新优势,加力发展新材料领域新质生产力,特制定《规划》。
二、《规划》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资源供给保障,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不断拓展产品应用,积极延伸产业链,努力实现结构合理、链条完善、环境友好、技术领先、集约高效,持续壮大全省钒产业规模,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省产业振兴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目标到2026年,建成双鸭山钒产品全流程产业中心、伊春和哈尔滨精钒渣冶炼基地、齐齐哈尔高端含钒金属材料生产基地的“一中心三基地”产业格局。其中五氧化二钒年生产能力达到3.5万吨以上,全省钒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到2030年,形成钒铁精粉、系列钒制品、优特精品钢、钒电池储能4大细分领域。其中五氧化二钒年生产能力5万吨以上,钒电池成套装备和系统集成能力4.5GWh以上,全省钒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三、《规划》的建设任务是什么?
《规划》提出的建设任务包括5方面11项具体工作。
(一)加大资源开发,提升保障水平。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抢抓国家提升铁矿石资源自给能力机遇,科学推进省内钒资源的开发,逐步推进“钒铁矿资源勘探”、“新建矿山”、“扩建矿山”、“复建矿山”等省内钒铁磁铁矿开发项目。加强俄罗斯等国外资源的利用,依托同江及绥芬河对俄区位优势,增加俄罗斯远东地区钒钛矿粉利用能力。(二)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一是积极探索绿色高效提钒技术。加强全钒钛磁铁矿冶炼、钒废物综合利用、高品位钒矿替代低品位钒矿、高钛型磁铁矿应用等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二是加大氧化钒的研发和生产。加大力度开发高技术含量钒产品,研究五氧化二钒、多钒酸铵及含钒浸出液除杂原理,开发低成本高纯五氧化二钒产品。三是加强含钒特钢的研发。依托钒优势,重点开发高等级石油用钢、百万千瓦火电锅炉管、压水堆核电管、弹簧钢、非调制钢等含钒特钢。
(三)建设重点项目,优化发展布局。一是建设双鸭山钒产品全流程产业中心。建设钒钛磁铁矿冶炼、钒渣提纯、高纯钒制备、钒氮合金、军工及航空航天用钒产品、钒系催化剂、精细化工用钒产品、高端钒系颜料,钒电解液生产、钒液流电池制造、风电储能全产业链创新示范基地。二是建设伊春、哈尔滨精钒渣冶炼基地。依托提钒转炉项目,推动精钒渣冶炼产业基地早日建成,钒钛铁精粉及精钒渣供应目标。三是建设齐齐哈尔高端含钒金属材料生产基地。以省内重点企业为龙头,建设高端含钒特钢、钒合金聚集地。
(四)拓展产品应用,扩大消费领域。一是积极推动含钒产品向新型产业拓展。加强含钒特钢新材料的生产,和高端钒合金市场开拓,加快发展高纯钒、高端钒系颜料等高端钒产品,进一步拓展钒在新型产业领域的应用。二是延伸发展钒电池产业。依托省内钒资源基础和逐步壮大的钒产业优势,着力培育“钒钛磁铁矿冶炼提钒——钒电解液制备——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储能应用”为代表的产业链条。
(五)强化节能减排,推动协同创新。一是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加快低碳转型,优化高炉钒钛冶炼——转炉提钒——钒渣提纯——钒产品深加工流程原燃料结构。探索副产资源深度耦合利用,开发绿色低碳生产工艺。二是搭建协同创新体系。瞄准国内外钒材料及其应用产业的前沿核心和关键技术创新,搭建协同创新体系,为钒产业发展提供系统性创新支持。
四、推动《规划》落实有哪些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3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实施。加强省市联动、部门协同,落实主体责任,围绕本规划确定的产业方向和重点工作,细化工作任务,营造良好产业生态。二是加强政策保障。充分发挥政府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用好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新时代龙江创新发展60条、工业振兴20条等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瓶颈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和“首购首用”。加强企业投资引导,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省百大项目。三是加强招商引资。积极对接行业龙头企业,谋划招引产业项目,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集聚。
![](/default/xhtml/shangxia/images/content/dz.png)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钒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