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软件服务业

创新推动智能技术在寒区交通建设中广泛应用

日期:2025-04-11 08:35 来源:黑龙江日报
【字体:

近年来,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绿色发展革命正在悄然兴起。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纪泳丞教授带领科研团队,聚焦寒区生态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技术、智能交通等领域,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寒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其研究成果不仅契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更为寒区建筑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突破寒区工程难题,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革新

在高纬度多年冻土区,地基冻胀融沉问题一直是公路建设的难题。纪泳丞教授团队依托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创新性提出秸秆砂井与固废CFG桩筏组合技术,不仅实现公路沿线固废垃圾和秸秆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且有效解决了多年冻土区不良地基处理难题。此外,团队还自主研发冷能回收系统,采用人工冻结方法治理桩周冻土水热状态,结合桥面压电转换装置和桥梁光伏装置,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绿色电能储存,达到无源式治理冻土热融灾害的目标。团队部分技术成果在鹤伊公路项目中成功应用,节约成本555.39万元,授权专利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这一技术不仅破解了寒区冻土工程难题,还推动了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固废资源化利用,构建千万级绿色产业链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固废资源化利用成为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纪泳丞教授团队对废弃红砖、废弃混凝土、煤矸石等固废,研究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提升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探索纤维内掺和外贴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提升效果,为解决再生骨料应用难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京哈高速改扩建、鹤伊等项目,累计再利用固废82万吨,创造经济效益6794.6万元。成果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12项,并纳入交通运输行业低碳技术推荐目录。

利用智能算法,赋能寒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在智慧交通领域,纪泳丞教授团队依托先进智能巡检设备,利用智能算法优化提升寒区道桥技术评价体系,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在构建寒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智慧交通数字化系统方面,提升数据采集、管理流程和科学决策能力,降低事故率和经济损失,实现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发表相关论文10篇,授权软著和专利20余项,有效推动了交通基础设施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纪泳丞教授团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将“冷资源”转化为“热产业”,推动智慧交通、低空无人机和机器人等技术在寒区公路建设的广泛应用,为龙江交通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开辟出新路径。纪泳丞说:“我们要让科技创新成为寒地黑土的最厚底蕴,让低碳发展成为振兴发展的最美底色。”

来源:黑龙江日报

责任编辑:陈立男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联系电话电话:0451-82628808

来信来访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平路68号 邮政编码:150090

黑龙江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

黑龙江工业和信息化厅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69

备案序号:黑ICP备08101571号-2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145号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