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非遗与时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传统技艺与时尚创新双向奔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释放文化、旅游等消费潜力”“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重要内容,为纺织非遗行业发展指明新方向、带来新机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任务十分繁重,党中央将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作为位居首位的重要任务,纺织非遗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着智慧的传统技艺,使其融入时尚创意,是实施产品创新、提振扩大消费的有效路径。
3月20日,纺织非遗与时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何所有酒店纺织非遗创新转化基地召开。来自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协会、专业院校、纺织非遗传承人、服装设计师及企业等的领导和嘉宾,围绕纺织非遗与国风国潮、现代科技、设计创新、国际传播、文创开发等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为纺织非遗与时尚融合探索理念共识与实践路径。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从行业视角提出三大趋势,一是时尚化,纺织非遗的日常化潮流趋势不可逆转,纺织非遗工作值得行业持续聚焦与关注;二是去符号化,纺织非遗的更广泛传播需要跨越文化猎奇阶段,要依靠体系化和价值观的传递,而非依赖具象化符号;三是年轻化,纺织非遗要从顶层设计中考量与年轻人的价值共创,同时发挥主流思想的引导作用。他表示,将继续整合产业相关资源,支持纺织非遗培训、知识产权保护及基础研究工作,激励纺织非遗工作者持续推进传承与创新。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展处副处长岳青表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已经从抢救保护阶段进入到了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是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方向。谈及下一步工作时,岳青表示,一是形成融合工作的机制或平台,在全社会形成非遗与时尚融合的理念共识,推动合作共赢;二是以好的作品和故事形成典型案例,打造宣传推广的发布平台;三是输出以非遗为内核的东方美学,推动非遗国际化传播。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是当前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任务之一。
来源:纺织经济信息网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