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林产工业

黑龙江森工定位新征程上的奋进坐标

日期:2023-12-20 14:41 来源:黑龙江日报
【字体:

全面建设绿色森工、效益森工、开放森工、创新森工、幸福森工、法治森工、勤廉森工。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未来五年的一个个奋斗目标已然确定。

当前,国家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实施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双重规划”“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和“双碳”行动,以及省委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等战略的实施,都给龙江森工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龙江森工集团将坚持“28字”建企方针,实施“135”发展战略,加快现代化新森工建设步伐,努力把集团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地”、国家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主阵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换的“实践地”、践行“大食物观”的“引领地”和发展林业碳汇经济的“先行地”,奋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谱写龙江森工发展新篇章。

多点发力生态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生态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未来五年,作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主力军,龙江森工集团将聚焦生态建设主责主业,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树立标杆。

全面提升生态建设“专业化”水平。树牢抓好主责主业的专业思想,建强合格过硬的专业队伍,提升攻坚破难的专业能力,掌握行业领先的专业技术,增强敢打敢拼的专业力量,配置先进齐全的专业设备,发挥精益求精、能扛大旗、敢为人先的专业精神。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实施专业化推进、专业化考核,多层次、全方位提升森工生态建设专业化水平。

着力打造生态建设“工程化”模式。将森林资源保护与修复作为一项系统性生态建设任务,按照工程项目组织实施推进,建立全新的生态建设工程化管理体系,提高生态建设质量。创新林长制工作模式,进一步强化林长制、田长制、河湖长制一体化工程管理机制,将森林资源管护和培育、森林防灭火、林木林地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黑土地保护等,全部纳入林长制管理系统。探索强化“林长+”管理机制,使林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

不断加快生态建设“智能化”进程。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生态建设智能化管理能力。建立综合指挥管理体系中心,发挥AI森林防火、生物多样性监测、有害生物监测等功能,构建“前端监测+指挥平台+移动终端”综合指挥管理体系,实现生态建设数据化、智能化、可视化。组建完成23支无人机中队,加快建成无人机生态建设应用体系。

持续实施生态建设“大修复”工程。构建森林经营和培育体系,因地制宜开展更新造林、森林抚育和退化天然林修复,提高工程造林一级苗、珍贵树种使用比率和混交林比重。以“4·20森工植树日”活动为载体,增强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开展低质低效林改造,调整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加强中幼林抚育,推进国家和省级森林碳汇试点建设,增加森林碳汇储备。

全面落实生态建设“大保护”任务。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底线不动摇,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落实防灭火责任,坚决守住“三个不发生”底线。聚焦重点区域开展松材线虫病等网格化精准防控,防止有害生物入侵。加强林地保护管理,防止乱征滥占问题发生。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制,加强东北虎豹、东北红豆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加快壮大经济实力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未来五年,龙江森工集团将大力发展生态特色产业,积极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换路径,推动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加快壮大经济实力。

营林绿化加快市场化步伐。实施“一网二库四园百圃”建设工程,即建设龙江最大苗木网络;建设2处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建设4处国家级种子园、面积1.35万亩;到2025年,建成标准化、智能化、机械化苗圃100处、面积2万亩、苗木年保有量3亿株,打造国家最大的国有苗圃集群。抓住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六期等有利契机,承揽国土绿化、矿山修复、城市绿化等工程项目,提升园林绿化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森林农业努力提档升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调优种植结构,选种优势品种,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能,到2025年确保粮食产量达到30亿斤以上。推广通北局公司集约经营模式,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好林区黑土地。加强迎春等林业局公司粮储基地建设,提高粮食仓储能力。探索沾河局公司利用防火隔离带草地资源优势发展青储饲料加工项目试点并在全林区推广。

森林食品产业加快壮大规模。加强森林食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果蔬产业,扩大食用菌、山野菜等栽培规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森林食品质量标准体系;推广绥阳局公司全民竞价承包和鹤立局公司集体承包红松种子林模式,提高经济效益;搞好亚布力种养循环生物技术运用和食品集团森林鸡示范养殖项目,加快形成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依托“森”标、“黑森”品牌影响力,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实现品牌、包装、销售、价格四统一,建设国内著名的森林食品基地。

旅游康养产业突出品牌特色。突出雪乡冰雪旅游领军地位,树立雪乡全省冰雪旅游标杆,推动雪乡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构建以雪乡为核心,以亚布力、山河屯、清河、双鸭山、柴河、平山6个滑雪场为支点的冰雪旅游产业格局;实施亚布力、凤凰山景区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哈亚雪凤”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开发以“林海雪原”徒步游为代表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让“冷资源”成为“热经济”。开发四季旅游,加快把龙江森工打造成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中药材产业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坚持标准化、规模化,推进穆棱西洋参、方正刺五加等林业局公司中药材生态种植。持续整合中药材资源,打造统一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以方正中药加工园区为基地,大力发展中药材初加工,推进东京城灵芝粉加工和清河饮片加工等项目建设。加强与中国营养学会、省中医药大学、省中药协会合作,促进中药材产业与保健康复、旅游康养、药膳食品等产业融合发展。

林业碳汇产业实现交易新突破。深入推进林口局公司国家森林碳汇试点和大海林、兴隆两个省级森林碳汇试点工作,建立集团林业碳汇数据库。抓好重点碳汇项目储备,建立林业碳汇经营模式,探索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把森林“碳库”变为“钱库”。

林产工业优化产品结构。支持松江胶合板厂做强做大,加强与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保证现有产品种类和规模的基础上,扩大工艺品定制规模,探索转型发展路径,开发新的项目,为林产工业再次振兴树立标杆和导向。

厚植企业文化底蕴培养共同价值信仰

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龙江森工集团将以传承生态文明为己任,完善“树人树木,开物成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培养干部职工的共同价值信仰,持续增强发展软实力。

营造高质量舆论环境。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积极与高端媒体合作,高起点、全方位、立体化全面宣传龙江森工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传播森工好声音、讲述森工好故事。深入开展“知我森工、爱我森工、建我森工、兴我森工”宣传教育活动,多维度多层次展现森工生态铁军新形象。

开展“关注森林”活动。围绕世界地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湿地日、植树节、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重要节事活动,广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增强公众对森林是“四库”的理解,倡导自然健康、生态审美、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

丰富生态文化产品。建设森工文化历史展览馆,组织创作高品位生态文艺作品。推进森林文化与旅游观光、体育健身、科普研学、美食康养、民俗文化等有机融合起来,依托区域内各类自然保护地,建立自然教育基地,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选树先进典型,让“林海星空”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推动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冰雪设计、文创设计、插花艺术等新业态,推进鹤北、沾河、亚布力局公司北沉香和绥棱局公司的黑陶等文化产业,打造以雪乡“福鹿”为代表的龙江森工“文创产品”IP。发展森林农业观光、绿化苗圃观光和森林果蔬采摘等旅游项目,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共享森工发展红利

民生改善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种责任。龙江森工集团将忠实践行党的宗旨,切实把为民谋福祉体现在思想情感中、落实到工作行动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让林区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森工改革发展的红利,在内心深处对森工充满强烈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推动职工工资收入稳步增长。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逐步提高职工薪酬待遇。推动薪酬分配向一线员工、贡献突出、核心人才、关键岗位倾斜。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鼓励扶持职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富民项目,让职工群众收入更多、腰包更鼓、生活更好。

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通过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形成奋斗、创业、就业在森工的社会氛围。

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推进以森工总医院和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为重点的林区医院建设,为林区职工群众医疗健康提供保障。开展“林海健康行”活动,每年为23个林业局390个林场所职工免费体检一次。健全帮扶机制,加大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力度,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加强美丽林场(所)建设。探索国有林区生态振兴模式,打造50个乡村振兴生态林场(所)示范点,推进林场(所)绿化美化,建设生态宜居花园式林场(所)。开展“甘甜”行动,利用两年时间为所有水质不达标的林场(所)全部打上深水井,确保职工群众饮水安全。

维护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履行信访维稳主体责任,积极化解信访问题。统筹发展与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持续搞好灾后重建。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千方百计保障好受灾职工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

来源:黑龙江日报

责任编辑:于 江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来信来访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平路68号 邮政编码:150090

黑龙江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

黑龙江工业和信息化厅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69

备案序号:黑ICP备08101571号-2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145号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