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激活”盐碱地育出“米粮川
曾经,这里是被荒置的不毛之地,“盐碱地白花花,一年种一茬。苗苗没多少,秋后不收啥。”
如今,这里飘出阵阵稻谷香,成片的稻田被纵横交错的白色线条切割成金黄色的方块——这抹白是盐碱地的本色,而金黄则是“良种+良法”科技力量赋予的动人色彩。
2021年,由袁隆平院士倡议创立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得到科技部正式批复,并在全国典型盐碱地生态区设立了华南、华东、西北、东北4个区域中心。其中,东北中心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牵头,立足黑龙江、面向三省一区的盐碱地生态区,坚持“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双向发力,致力于让盐碱地变丰产稻田。2023年,东北中心选育推广的一批优异耐盐碱水稻品种喜获丰收。
今秋,记者再次跟随东北中心专家的脚步陆续前往省内各示范基地,继续寻找科技助力盐碱地作物的“丰收密码”。
良种配良法荒滩变良田
在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东北中心全方位苏打盐碱地改良技术示范基地,稻田里稻谷金黄,簇簇颗粒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长势喜人。
在第一年改良pH值10.5的重度盐碱地示范区,种植户蒋风学种植了500亩“龙稻202”,这是由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培育的水稻品种,经专家现场实收测产,亩产达400.13公斤,土壤有机质从0.8提升到1.3,pH值从10.5降至9.0以下,盐分从6‰降到3‰。
“今年的测产结果完全超出我的预期,种地还得是相信科学!”蒋风学兴奋地说,今年年初的时候,他刚开展盐碱地水稻种植,因为对相关种植技术掌握不够,四处寻求帮助,后来省农科院大庆分院的专家帮他在重度盐碱地上进行技术指导,不仅筛选了适宜的耐盐碱水稻品种,还集成了“五位一体”配套栽培技术,实现了盐碱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产粮,取得了好收成。
“以种适地”精琢种业芯片
在大庆市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小俭屯耐盐碱水稻示范基地,pH值9.2的耕地一度愁坏了这里的种植户王成坤。而今年,他在这里种出的水稻亩产达到494.9公斤。
“我这地属于中重度盐碱地,原来那都是荒地,啥也不长,年初在东北中心专家的指导下种了‘龙稻209’,掂掂这稻穗分量,比之前预计的多了不老少呢!”王成坤激动地说。
此外,在肇源县和安达市的盐碱稻区,东北中心选育耐盐碱水稻品种“龙稻124”在pH值9.1的盐碱地上,亩产达528.5公斤;“松粳60”“松粳83”在pH值8.7的盐碱地上,亩产分别为534.2公斤、530.1公斤;“龙粳1755”,在pH值9.0左右的盐碱地上,亩产实收489.64公斤……
这些喜人的数字背后,是东北中心坚持“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双向发力理念的生动实践:目前已审定推广21个耐盐碱水稻品种,水田平均亩产由原来的不到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
“以地适种”促进产能提升
今年,东北中心针对苏打盐碱土土壤板结、pH值高、全盐量高、有机质含量低、土壤黏重等障碍因素,在盐碱地水稻保产配套栽培技术基础上,利用微生物有机肥、多元控失肥、S-诱抗素、抗盐剂等物化产品,开展中度盐碱地产能提升集成技术示范。
在绥化市安达市先源乡八里岗村改良五年的土壤pH值9.0中重度盐碱地示范区,专家组对集成模式“微生物有机肥+多元控失肥+S-诱抗素+抗盐剂”,单项模式“多元控失肥+S-诱抗素”“微生物有机肥+S-诱抗素”“抗盐剂+S-诱抗素”4项技术模式现场分别进行了测产,水稻亩产均超过400公斤。其中,集成模式示范地块产量达436.8公斤,比常规施肥模式增产16%。
“在优异耐盐碱品种的‘以种适地’基础之上,‘以地适种’的集成技术同样是盐碱地产能提升不可或缺的科技密码。”东北中心大庆试验站卞景阳博士介绍,“五年间,我们团队不断总结和创新,形成了以耐盐碱品种筛选、土壤改良技术和优化栽培技术的集成模式。”
卞景阳介绍,此模式在移栽前使用诱抗素提高秧苗抗性,提高保苗率,在整地过程中轻耕翻、重平耙,利用有机肥、酸性肥料和调理剂实现优化土壤结构、降低pH值等作用,为进一步实现耕层的排盐降碱创造条件。
“盐碱地产粮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得益于科研人员在长期的科研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筛选出来优异耐盐碱水稻品种以及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和科技手段。”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主任、省农科院副院长卢淑雯研究员说。
卢淑雯表示,未来,东北中心将在培育寒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基础上,引进相关企业,集成“新品种选育+配套技术集成示范+种子产业化+推广应用+稻米加工”全产业链一条龙服务的开发模式,通过科企合作,为寒地耐盐碱水稻产业发展壮大和粮食产能提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盐碱荒地变良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龙江力量。
来源:黑龙江日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