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持续强化知识产权金融赋能,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是实现知识产权无形资产价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2024年,上海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项目2223笔共3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3%和40.6%,2000万元以下的普惠贷款占比约9成,提前完成“十四五”时期工作目标。
一是坚持跨部门协同,强化政策导向。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出促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提质增效的7条具体举措。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成效纳入各区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评价等指标体系,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市知识产权局等5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协同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
二是坚持感受度标尺,降低融资成本。会同市财政局指导各区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保险贴费支持政策,推动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不低于贷款利息的50%。指导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形成基于全国专利技术历史交易数据的“专利确权、估值、咨询、处置”一体化服务。推动市融资担保中心采信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评价结果,形成流程更加简化、评估更加便捷、成本更加优惠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模式。
三是坚持市场化运作,优化服务供给。会同市委金融办等依托本市银行机构建设“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中心”15家、“上海市银行机构专利商标质押贷款特色网点”125个,支持银行机构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许可收益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并购贷款等新模式。推动发行本市首单全市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探索以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收益为标的的信托新模式。定期组织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领航人才”培养项目。
![](/default/xhtml/shangxia/images/content/dz.png)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